96年1月視聽中心選播節目表


地點:圖書館五樓--視聽中心

時間:週三、四  19:00~  選播節目  (第四放映室)

 

選播節目表

 

日期

題    名

 索書號

簡介

1/3()

子宮內的日記 處理中

1/4() 新生兒的28 處理中

1/10() 阿祖的兒子 DVD/987.81/2664/93

1/11() 湄公河畔的台灣囝仔 DVD/987.81/2664-2/94

1/17() 大象男孩與機器女孩 DVD/987.81/2664-3/95
1/18() 3個孩子4個媽 DVD/987.81/6477/95

 

 

圖書館首頁

03-211-8800 分機:5270    E-Mail :libmedia@mail.cgu.edu.tw


子宮內日記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受精的那刻開始,每個胎兒都曾經歷一段長達九個月不可思議的漫長旅程,透過先進科技,一窺子宮內的祕密世界,詳細探索懷孕的初期、中期、後期。藉由革命性的3-D、4-D超音波影像如同在黑暗的子宮內點了一盞明燈,前所未有的觀察胚胎如何發育、成長,並首次紀錄在子宮內進行的「微創手術」,希望在胎兒出生前,能夠矯正威脅生命安全的併發症。

 

「子宮內日記」甚至用到更進步的4-D技術,可以即時看到胎兒的連續動作。這些4-D掃描告訴我們,11、12週大的胎兒就會踢腿,這就是所謂的「踏步反射」。在胎兒24週大的時候,觀眾可以看到胎兒如何張眼、閉眼、伸出舌頭(學界尚且無法對這點提出解釋)、類似扮鬼臉或皺眉的表情。觀眾還能看到胎兒之外的世界,因為孕婦身上裝著攝影機。從這個有利位置就能看到胎兒對音樂或母親大聲唱的兒歌有何反應。

 

全球每年有1億3千萬名女性要走過這段懷孕、生產的道路,越瞭解這段過程,就能大幅減低風險。「子宮內日記」帶領觀眾目睹受精到出生的全程,一窺複雜卻又神秘的子宮,直擊胎兒發育的脆弱、奧妙世界。 (摘錄自附書封內頁)

 回節目表

新生兒的28天

本片是教導護理人員及初為人父母如何照顧剛出生的嬰兒, 細心照料新生兒的28天,內容包括13個單元。新生而在最初28天,這些事就夠瞧的了。相信在此片的解說下,能夠對新生而做最妥善的照顧。

 

1. 凝視 ; 2. 聽力測試 ;   3. 乘車安全 ;4. 睡眠 ; 5. 餵奶和飽嗝 ; 6. 哭鬧和腸絞痛 ;

 

7. 生病的症兆 ; 8. 定期健檢 ; 9. 更換尿布 ;10.清醒的時間 ; 11.超過負荷的徵兆 ;

 

12. 外出 ; 13. 按摩和洗澡            (摘錄自外盒簡介)

回節目表

阿祖的兒子

商業周刊<一個台灣、兩個世界關懷系列>

導演:吳念真

六歲男孩「阿宏」,在偏遠的瑞芳山城由七十一歲的外曾祖母隔代教養。當別的孩子依偎在父母撒嬌時, 阿宏從四歲就自己洗衣, 還要幫阿祖扛白米爬著階梯走回家, 不曾擁有玩具, 隔代教養下的阿宏,不會說國語,連一到十都唸不清,明明就是一個小孩,卻老是翹著腳、動不動就說聲「幹」,用著大人衰敗老化的語言行為。他是台灣數以萬計隔代教養兒的典型代表......(摘錄自外盒簡介)

回節目表

湄公河畔的台灣囝仔

商業周刊<一個台灣、兩個世界關懷系列>

導演:劉俊宏

 10年來, 大批越南新娘嫁入台灣, 面臨不少生活困境, 相繼將孩子送回越南娘家寄養, 但受限當地法令無法就學, 造成至少三千名台越混血的台灣囝仔流落異鄉, 成為沒有身分、無法就學的「國際孤兒」.......(摘錄自外盒簡介)

回節目表

大象男孩與機器女孩

 商業周刊<一個台灣、兩個世界關懷系列>

導演:林育賢

他八歲, 多重障礙, 以鼻灌食, 無法言語, 儘管身體承載痛楚, 卻天真熱情, 最愛比大象, 努力表達自己......  

她八歲, 腦性麻痺, 三小步走一分半, 雖然肢體僵硬如機器, 移動拉筋造成巨痛, 還是不放棄, 邊哭邊喊著 :「我要加油! 我要加油!」.......(摘錄自外盒簡介)

回節目表

3個孩子4個媽

本片紀錄國中老師與學生、家長合作, 與班上三位孩子共同成長的故事。  內容傳達對教育的重視、對學生的關懷、對家庭的支持、對老師的肯定, 平實中委婉感人。

 

全片以學生角度為出發, 讓學生的心聲能夠有機會被大人聽見, 秉持真實呈現家庭和學校的原貌, 並尊重被拍者意願的精神, 紀錄最真實的影像, 製作團隊成功的和老師、學生、家長打成一片, 得到她們的信任, 讓被拍者感受不到攝影師的存在真實, 呈現她們的世界。.......(摘錄自外盒簡介)

回節目表

回圖書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