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今天暫時停止情緒是修正錯誤的殺手二、情緒管理三部曲1.接納情緒三、快樂ABCD—事件、想法、情緒與行為
2.辦識情緒
3.正確表達情緒
「事件的本身沒有意義,是我們的想法和情緒決定它的意義。」
A--事件本身B--我們對事件的想法C--事情的結果或情緒反應D--行為【決定C、D,改變C、D的條件在於B;也就是決定情緒及行為,改變情緒及行為的條件在於想法】,例:事件-想法-情緒;結果—行為
去日本賞雪-我從來沒有看過雪,終於一償心願-真高興—還要再去去日本賞雪-生冷食物,寒冷天氣,什麼也不能做-真無聊—決不再去
同事聚餐沒有約我-他們不喜歡我-難過(不要理他們)
同事聚餐沒有約我-可能他們不知道我想去-失望但不絕望(我可以主動表示想法的意願)理性的想法是一種自我伸張,形成正向的情緒、積極的行為
理性:省悟、伸張(感受)->正向、自在(情緒)->積極(行為)
非理性的想法是一種自我貶損,形成負向的情緒、消極的行為。
非理性:挫折、自貶(感受)->生氣、難過等負向(情緒)->反擊、自殘(行為)->非理性但自許為理性(解釋)->更非理性->理性或停止非理性
四、理性的想法1.符合事實五、非理性想法(人際陷阱)
2.正向而有建設性
3.有助於目標達成
4.有助於人際互動
5.避免情緒困擾凡是讓自己不快樂,讓自己生氣,或讓自己害怕的想法,心理學家把它稱為非理性的想法。
1.習慣的陷阱—
冒險區:我們對「未知」和「新環境」的表現,冒險區是我們對恐懼的挑戰。
現況區:表現當下最真實的感受和事件。
舒適區:因「習慣」和「經驗」所產生的惰性。
人際互動最大的陷阱:我們的舒適區往往是別人的冒險區,別人的舒適區往往是我們的冒險區。
2.競爭的陷阱
3.犧牲的陷阱
4.完美的陷阱
5.道德的陷阱
「我們就是我們所想的,我們用我們的思想來創造這個世界。當我們用正確的思想來說話或行動時,快樂就會跟隨我們,就像影子跟著人一樣;當我們懷著怨恨時,我們就活在怨恨之中,我們的世界是我們心的反應。」
「我們是我們選擇的總合,人的快樂不包括在天地萬物的設計當中,甚至可以從簡單的事物中找到喜悅。」(伍迪艾倫)
六、非理性想法的解套1.建立理性想法(正向思考)的習慣最大的困擾來自自己,環境雖然有所影響,只是次要。
相信自己本身就有能力改善自己的困擾。
了解情緒及行為困擾大部份來自不合理的想法及信念。
檢視自己的不合理信念,並駁斥這些非理性想法,再以合理信念取代。
2.不斷持續非理性觀念挑戰的過程。
3.以自我對話檢核非理性想法並練習正向溝通
4.學習積極的傾聽
我們嚐試用說來控制,傾聽是放棄控制,建立互動中的平等關係。
七、正確表達情緒我們總是嚐試許多方式去幫助別人,但卻遺漏真心的傾聽。
1.積極的傾聽:我們嚐試用說來控制,傾聽是放棄控制,建立互動中的平等關係。
2.以我訊息來代替你訊息
原則:反應自己的感受和陳述事實,不指責對方。
你訊息:你真沒責任感,什麼事都做不好,實在太令人失望了。
我訊息:我有點失望,我以為你會這件工作辦好。
你訊息:什麼,你把我最喜歡的汽車模型弄壞了,你就是這樣,一點責任感都沒有。
我訊息:我很難過也很生氣,因為這是我最喜歡的汽車模型。
3.以同理方式表達情緒
原則:情緒+反應事實(+建設性的引導)
甲:我真受不了我的經理,每次快下班的時候就丟一堆工作給我,害我每天都加班。
乙:你對你的經理有些情緒,你覺得他在下班時交給你工作是不合理的。
甲:對啊。可是也不只是對我一個人,其他同事也是這樣,其實他自己也是蠻晚下班的,可是他犯不著如此啊,耽誤大家的時間。
乙:你對經理的工作習慣感到困擾,而且你認為這種現象是可以調整的。
()1.我應該取悅所有的人;我應該被人稱讚和喜歡。()2.惡有惡報,不好的行為應該受到處份。()3.事情如果不在掌控中,將是多麼可怕的事。()4.個人的不幸是因為環境所造成,並不是個人所能控制。()5.危險可怕的事必須擔心,而且應該避免去做。()6.逃避困難比面對困難容易多了。()7.弱者必須依靠強者。()8.有些行為是過去的經驗所形成,無法改變。()9.追求成功是重要的,失敗是必須避免的。()10.我追求完美,絕對不能犯錯。()11.維持現狀比冒險對事情更有幫助。()12.別人應該感激我對他的付出。
安邦:我一定是吃錯藥了,昨晚和美玉的第一次約會居然搞砸了。我常常都是這樣,很少把事情做好,真是個大煞星。
仁杰:好了,別太在意了,快樂一點吧,過幾天你就會忘掉了。{支持}
安邦:忘不了,這次的經驗真的很不好,我真是個大笨蛋。
仁杰:我認為你太擔心了,忘掉吧,可能就是你太擔心,所以把事情搞壞了。(判斷、忠告、分析)
安邦:我不得不擔心,如果是你,在三年內沒有任何的女朋友,你有什麼感想﹖
仁杰:你自己覺得問題出在那裡﹖是你說錯話﹖或者不夠體貼﹖一定是有什麼原因吧﹖(詢問)
安邦:我不知道,我試過所有方法,但卻無效。
仁杰:所以問題是出在你自己身上,你如果表現真實的樣子,一切就沒問題了。(判斷、分析、支持、忠告)
--選自「心聲愛意傳千里」
安邦:我一定是吃錯藥了,昨晚和美玉的第一次約會居然搞砸了,我常常都是這樣的,很少把事情做好,真是個大煞星。
仁杰:你感到很喪氣,因為好像每次約會都不順利。
安邦:是啊,我不知道問題出在那裡﹖我又不笨,我總是帶她到最好的地方,並且極其小心侍候著,但就是吹掉。
仁杰:也就是說你盡量做得好,表現紳士風度,但還是沒有用。
安邦:可不是嗎﹖我很想表現得很好,所以非常小心,我想有時會不太自然,每次失敗後,下一次就更緊張,更小心翼翼,有時弄得她也跟著緊張,她一不自在,我就更緊張,變成惡性循環。
仁杰:所以你認為是因為太緊張而壞事,你擔心做不好而使對方有壞印象,因此極力表現,但卻使對方不喜歡。
安邦:對,所以我想我以後應該表現真實的自我,自然一些,不必勉強做作,輕鬆一點也許會更好。
晚歸的女兒一、母親:小姐,你到哪兒去了,你看看時間,現在已經十一點了,你七點以前就該回家吃飯了。你說,你到底做什麼去了,我們以後還能相信你嗎?
女兒:我才剛進門,你就開始罵人,你就是這樣,永遠都不給別人解釋的機會。
母親:你的藉口我早就聽膩了,我不想聽,你有沒有替別人著想過,有沒有,你只會想到自己。
女兒:你才是不替別人著想,只會罵人,從來就不肯聽聽我的說法,就算我發生什麼事,你也不會關心。
母親:你有沒有一點禮貌,對長輩大呼小叫,非好好管管你不可,從現在開始,晚上回家後不准再出去,也不准你看電視。晚歸的女兒二、
母親:我們一直等到八點多還沒有吃飯,你沒回來,我們擔心死了,深怕會出什麼事。一直到十點多,還沒看到你,我們真是急死了,正打算出去找你呢。
女兒:真對不起,讓你們著急,我們今天在學校複習下星期段考的功課,我打過一次電話,想告訴你們一聲,可是沒打通,後來就忘記了,真是對不起。
母親:好啦,我們知道事情經過就放心了。很高興知道你試著打電話告訴我們,我們只是想讓你知道,你沒回來,我們很著急。晚歸的女兒三、
母親:小姐,你到哪兒去了,你看看時間,現在已經十一點了,你七點以前就該回家吃飯了,你說,你到底做什麼去了,我們以後還能相信你嗎?
女兒:我可不可以解釋一下。
母親:說不說還不是一樣,反正你有一堆理由。
女兒:媽,我希望解釋一下。
母親:還有什麼好說的,事情就是這樣。
女兒:我有一些話要說,可是卻沒有機會,我覺得很難過,不知道該怎麼辦?
母親:好吧,好吧,你說吧。
女兒:真對不起,讓你們著急,我們今天留在學校複習下星期段考的功課,我打過一次電話,想告訴你要晚回來,可是沒打通,後來就忘記了,真是對不起,我晚回來讓你們著急了。
母親:或許我錯怪你了,我想,我實在是太擔心,所以才覺得生氣。
女兒:對不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