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書館提供了多種的檢索工具,是否能夠成功且順利地查詢到所需要的資訊,最重要的即為選擇使用最適當的檢索工具來查詢你所需要的資料。於此介紹七個構組成檢索工具的要素,提供分析評估檢索工具時參考。而評估檢索結果的合適性,通常是以“回收率”與“精確率”來表示。
1.檢索工具資料庫收錄範圍
4.檢索工具提供的索引方式
5.檢索工具提供的檢索功能
6.查詢結果的呈現方式
7.檢索工具提供的進階檢索指令
收錄範圍是為選擇使用檢索工具最首要的考慮因素。[回頁首]
研究主題所屬的學科領域,醫學、工程、管理學、人文社會科學?
所需要的資料類型,通訊、手稿、數據、程式、雜誌或報紙文章、期刊論文、博碩士論文、書、政府出版品、網頁?
1) University of Waterloo Electronic Library. "Flow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." http://www.lib.uwaterloo.ca/usered/grad/researchskills/flow_of_info.html 列出了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 解說「資訊流」-- 資訊於時序上所呈現類型的演變。2) 對應於「資訊流」的 資料蒐集。
所需要資料的語言別
所需要的資料的時間性,最新的資料、回溯性的資料?
收錄的起始時間與更新頻率。所需要資料的完整性
收錄資料的多寡。
eg. 長庚醫學院、長庚醫工學院、長庚大學
eg. 以長庚為關鍵詞查詢,瀏覽關鍵詞清單
附加索引
例如 右切截 “健保*”
例如 左切截“*健保”
例如 中間切截“中央監*系統”
網路上查詢工具常以相關指數來排序、首先列出者為與主題最相關的資料。
精確率 = 檢索所得與主題有關篇數 / 檢索所得篇數